铜洗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,汉代最为流行。汉代时,除了传统的青铜器,增加了许多生活日用器皿,其中,铜洗和青铜制作的灯、炉、壶、镜等都是产量较大、制作精美的青铜品种。
化妆之前必须洗手洗脸,洗與则少不了铜洗。近代马叔平先生《中国金石学概论》中说:“古者祭祀燕飨,皆有沃盥之礼,昭其洁也。盘与匜相需为用,以匜泻水于手,盛之一盘,盘在汉为洗……”所谓沃盥之礼,沃是自上浇水,盥是用水冲洗,自上浇水的用具我们称匜,下面接水的称盘(洗)。在我们馆中也有铜匜(舀水的工具)。
铜匜
出土于云南李家山69号墓
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铜洗。
铜洗
在先秦时期,盘和匜是同时使用的,而到了汉代,盘和匜并不同时使用,仅用盛水的盘,也无需多人侍奉,与现代洗手洗脸方式接近。 先秦时期称盘,汉代则统称洗,铜洗由此而来。 西汉开始,鱼纹非常盛行,这与当时的古人以鱼比喻多子有关,后又因鱼和‘余’同音,所以鱼就成为古代工艺品象征富贵有余的吉祥图案。其中这件杨庙镇汉墓群中出土的双鱼纹铜洗最具代表。
双鱼纹铜洗
器型:圆形、敞口、圆唇、折沿、平底。
洗壁两侧有一对对称的兽面辅首,内底饰双鱼纹。
西汉末到东汉初云南出土的铜洗较多。其中东汉时期铜洗的底部多铸有朱提,堂狼产地的文字,如“朱提造”或“堂狼造”也有的是“朱提堂狼造。”
(万屯汉墓出土铜洗,铭文“永元二年堂狼造”。即公元90年)
(安龙县出土铜洗。铭文为“延熹四年朱提堂狼造作”。即公元161年)
云南生产的铜洗大致有两种形状。
一种是圆盆型,口沿唇边外移,鼓服,平底,肩部有突起的带纹一周,带纹之上有两个对称的衔环。
另一种与第一种相似,但器壁较直,肩部不明显,尺寸较小。
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收藏和出土过云南生产的“朱提堂狼洗”说明东汉时期的“朱提堂狼洗”产量很多,而且很有名气。